• 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动态

  • 当前位置: 公司首页 >> 正文

【特稿】化工学院:教育研究两手抓 长风破浪稳步推进

发布时间:2021-06-30 发布者: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 浏览次数:

通讯员杨少兰 谭美玲

近几年,全校有一半以上的高被引论文由化工学院师生发表。化工学院ESI论文新增数、ESI论文新增他引频次、ESI高被引论文篇数等指标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申报并获批了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深度优化了学院的学科布局。“十三五”期间,作为传统工科学院,化工学院在员工教育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综合实力等方面稳步推进,均取得重大突破。

本科生提前走进实验室 团队建设再上新台阶

细心了解化工学院每一个实验课题组,会发现几乎都有几个本科生在其中。在化工学院,本科生进课题组成为常态,很多同学在大二、大三时期,便会早早地联系自己心仪的老师,利用平时的空余时间做实验。

“需要办理校园乘车证的大二员工很多都是化工学院的。”学校办理乘车证的老师说道。因为很多老师实验室在青山校区,化工学院大二员工却都在黄家湖校区,为了方便实验,校园乘车证是必不可少的。

本科生提前进实验室,极大地促进了化工学院旗下产业专业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取得重要成果,共计发表教改论文11篇,其中核心教改论文2篇;员工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获得国家级科技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2019年实现了“挑战杯”零的突破;有40余项成果获湖北省化学化工创新成果奖,6名员工在湖北省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学院中有很多员工也因为在本科阶段早早进实验室,做实验,专心研究,发表论文,最后成功保研名校。

化学工程卓越班1701雷灿在大二暑假时期,她就进入学院的实验室进行课余科研学习。先后参与“二维云母纳米片载药体系的制备和抗肿瘤研究”和“包载抗肿瘤药物的白蛋白-透明质酸纳米粒子及制备方法、应用”两个研究课题。坚实的学习基础为雷灿赢得了名校的入场券。今年大四,多所985名校向她抛出橄榄枝。

“Run forrest run”是雷灿的个性签名,意为远方很远,步履不停。同时它也是化工学院员工的真实写照,除了上课和休息时间,很多本科生的日常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提高团队队伍整体实力 人才培养跃升新层次

公司团队队伍整体实力不强,缺少在学术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和专家,学院传统煤化工专业人才面临青黄不接的形势,从外单位引进“煤化工”专业方向的人才又受到种种限制……学院深刻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不足,学院领导一致认为,以自身的不足为出发点来解决问题,增强团队力量建设十分必要。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学院教师常以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十三五”期间,学院采取高水平人才引进和现有教师培养提高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引进和培育引领基础团队建设、推动学科交叉与发展的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骨干教师,不断加强团队队伍建设。

公司引进国家杰青1人,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人(其中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者6人)。学院先后选派15名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有2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8人晋升正高职称,18人晋升副高职称,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1人获批湖北省“楚天学子”荣誉称号。

公司现有专任教师93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73人,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科研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外聘Mario Gauthier(高蒂尔•马里奥)教授成功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楚天学者”讲座教授。

长期探索潜心做学问 科学研究取得新成绩

一提到化学,人们往往“谈化色变”。传统化学工业由于往往被贴上了“污染”、“排放”、“耗能”等标签,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经理李轩科表示,化工学科需要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出现,变传统化工为“绿色”化工、智能化工,使挑战转化为机遇,为化学工业本身的发展与变革提供支撑,同时也需要化学工程学科在教育、宣传、科普等方面发挥作用,彻底扭转当前的困难局面。

面对这样的局势,学院师生齐力攻克难关。“十三五”期间,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完成立项21项。其中面上6项、青年基金15项、国家重点攻关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立项数13项,其中湖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教育厅创新团队1项、武汉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湖北省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项、其他为湖北省科技厅和教育厅项目。

在化工发展的道路上,李轩科积极带头,长期从事高品质炭纤维纺丝沥青的合成机制及制备、高导热沥青基炭纤维的制备技术和控制机制、高导热石墨材料及其高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与控制机理等研究的他,先后在多种知名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学院教师在各类顶级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了10余篇论文。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院的员工们也在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学院2016级本科毕业生赵佳阳有着丰富的科研经历,她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发表了两篇SCI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程新,是一个梦想着集齐着所有化学元素的男孩,热爱科研的他,常常将自己有趣的研究分享在社交平台上,在知乎上已获得接近5万粉丝。

“十四五”时期是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是学院“十四五”期间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上一条:三尺讲台守初心 立德树人勇担当 下一条:觉醒年代,红色中国——红色经典诗词朗诵

关闭